长三角一体化最新规划已出台,标志着该地区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该规划旨在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,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。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竞争力,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,同时也有助于解决该地区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。长三角地区将继续发挥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成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本文目录导读:
长三角地区,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、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,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,自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,长三角三省一市(江苏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和上海市)紧密围绕“高质量发展”和“一体化发展”两大主题,不断推动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,2024年,长三角地区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随着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的发布,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本文将详细探讨长三角一体化的最新规划,分析其在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、体制机制完善、市场一体化、高层次协同开放、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具体举措,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。
长三角一体化最新规划的发布背景
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,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“排头兵”,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,2023年,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30.51万亿元,占全国经济总量的近四分之一,9个地级市跻身全国“万亿俱乐部”,占全国总数的35%,在全面深化改革、科技进步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。
2024年7月25日,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发布了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(以下简称《三年行动计划》),这是长三角发布的第三轮三年计划,旨在通过项目化、清单式推进,确保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各项任务加快落实,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涉及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、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、加快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、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高层次协同开放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、积极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、有力拓展城市合作广度和深度、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9个方面,共提出165项重点任务。
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
科技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明确提出,要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,深入推进张江、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共建,支持南京、杭州—宁波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,探索设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,协同开展跨学科交叉基础研究,围绕重大攻关任务组建长三角创新联合体。
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,人才总量不断增加,长三角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00年的73.84万人年增加到2023年的198.35万人年,年均增速为8.58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上海、苏州、杭州、南京、合肥等城市吸引大量科创人才集聚,逐渐形成人才空间分布雁阵格局,为长三角协同创新提供强力支撑。
长三角地区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,加强人才政策区域协同创新,推进人才评价标准、人才资质跨区域互认,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全域互联互通,鼓励世界500强外资企业、国际知名科研院校等来长三角设立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,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,共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。
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
长三角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。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,要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,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,发展通用航空,加快布局低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、产品研发和制造,加快建设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、芜湖集群两个数据中心集群,以及G60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等。
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,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较高,物流运输便捷高效,为打造长三角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共同体创造了有利条件,长三角三省一市将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优势产业,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,做强做大优势产业,加快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体系,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,通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不断优化要素配置,构建以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科技、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,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
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
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。《三年行动计划》提出,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,深化长三角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推广远程虚拟窗口跨省通办模式,创新跨省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务,深入推进健康信息互联互通,优化异地就医医保服务,建立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推进工作机制,推动建立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等。
长三角地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,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的正式开通,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出行,同时串起了长三角黄金旅游线,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,长三角地区将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,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,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